《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獲首屆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現場展示活動(社會科學組)特等獎

作者:軒興榮     索取號🙋🏻‍♂️𓀍:G1050401003-2023-0104     發布時間:2023-01-14     瀏覽次數:10 
發布時間👨🏽‍🏫: 2023-01-14發布單位🧚🏻‍♂️: 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責任編輯: 蔡霞

近日,歷時半年的首屆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現場展示活動落下帷幕,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院長唐議教授主講的《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課程榮獲社會科學組(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體育類專業)特等獎🚲。全市僅有六門社科類課程獲得該獎項,並且《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是其中唯一一門法規類課程。

課程歷史薪火相承

《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專業(海洋管理方向)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水產學一流學科本科專業基礎必修課程。這門課的前身是學校於上世紀90年代初在國內首創的《海洋法與漁業法規》課程,同名課程教材也是國內首創,列入農業部“八五”統編教材,為全國同專業唯一專用教材👩🏼‍🏭。1999年,基於學校承擔的教育部“高等農林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研究成果🫵🏼,該課程革新升級為《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列為面向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海洋管理等涉漁💅、涉海專業的必修課程🥢,並先後列入校級📝、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項目。2004年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2010年被評為上海市高校精品課程,目前正在努力建設打造國家一流課程🔛。配合課程改革編寫出版的《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2011年被評為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根據漁業立法和管理實踐新進展🚴,教材已啟動全面修訂。

深度挖掘和科學組織思政教學內容

多年來,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唐議教授教學團隊準確把握課程思政教學“溶鹽於水”“潤物無聲”的理念,始終堅持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與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體系“三同步”即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改革🧏🏽,全面梳理課程內容👇,從教學團隊成員親身參與涉漁國際公約談判、國內漁業立法、長江禁捕政策製定🧑🏽‍🏫、海洋伏季休漁執法督察、漁政執法培訓等實踐工作中汲取生動的課程思政素材,挖掘、提煉🫱⟹、歸納出“賡續使命維漁權”“兩山理論轉發展”“依法治漁強產業”三個課程思政板塊(元素集群),並升華到國家發展道路、黨的執政理念層面🍯,精心編纂教學案例與相應的思想啟發和研討材料,根據教學大綱與教材結構進行合理組織安排。

在第一個板塊中👷🏼,以教學團隊成員親身實踐“漁權即海權”🍆,參與聯合國、FAO👩🏽‍🔬、IMO等全球性🦸🏿‍♂️🧑🏽‍🎓、區域性國際組織涉漁磋商、談判以及深度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國內立修法工作、重大漁業管理製度改革🧑🏻‍🎤、國際漁業談判的光榮歷程為教學核心,旨在激發學生的愛國心😨、強國誌和報國行,包含護漁維護漁權等案例。

在第二個板塊中🐀,重點厘清“兩山論”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與漁業發展支撐“大食物觀”的辯證關系,闡明資源養護與環境保護對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重大意義🫴🏿🔁,包含“禁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在邏輯”“大食物觀與宜漁則漁”等案例。

在第三個板塊中🧏🏼,重在通過漁業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和執法實踐🏂🏽,闡明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包含“漁政執法機構改革——涅槃與重生”“‘吃魚難’與漁業法誕生與發展”等案例。

教學模式不斷創新

唐議教學團隊堅持探索,推動教學模式推陳出新🌂,強調自然適切🤾🏼‍♀️,避免生硬枯燥🦤🎦,以期達到與學生心靈的“同頻共振”。

一是通過課前命題式文獻閱讀和“微調研”等形式,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掌握一般性基礎知識,熟悉相關背景知識🍞。例如,在“禁漁製度”一節中🏌🏿‍♀️,要求學生事先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兩山論”相關論述💆🏽,並就“年輕時是否吃過東海野生帶魚”在家庭中開展微型調研。

二是組織學生討論🤚🏽✍🏻、辯論,促使學生在觀點交流和思想碰撞中領悟製度的底層邏輯。比如🍝,以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經歷為背景,引導學生討論漁政執法機構的“分”與“合”問題,深化學生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理解🛳。

三是分享團隊教師廣泛直接參加聯合國😶、FAO以及太平洋、印度洋等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的各類漁業談判進程,跟蹤我國周邊海域涉外漁業管理發展,深度直接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國內漁業法律法規的修訂案起草與支撐研究🖕🏽,以及參與查辦一些重大案件的親身經歷,點明事件背景,解讀法條本意,分析法律實際執行中的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強化了學習動機。

四是現場教學,利用前東海區漁政局贈送給學校的“漁政206”執法船這一生動“教具”🤾🏼‍♀️,帶領學生上船參觀,並現場講解執法實務,使其對漁政船、漁政執法🀄️、非法捕撈等基本概念獲得直觀認識;抽選學生分別扮演“漁政執法人員”與“船長”👩🏻‍🚒🦏,進行場景模擬,體驗海上執法;介紹原南海區漁政總隊勇奪黃巖、護我漁權的光榮歷史,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特別有作為”的中國漁政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承繼初心、報效祖國👨🏼‍🏭。同時🧄,定期安排學生搭乘漁政船開展海上實習,零距離觀摩管理實務與執法實戰❗️,打造大海為學校、漁船做教室的“海上課堂”,鞏固課程關鍵知識點🏂🏽,促進思政元素深入內心。

育人效果顯著

《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及其教學改革育人效果十分顯著。

一是專業認同度不斷提升。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交流🤽🏽‍♀️,92%的學生反映本課程顯著增強其學習動力🥷🏼,幫助其扭轉了對漁業“土、腥、累🔅、窮”的錯誤認知,深化了對漁業漁政管理重要性和使命感的認同,增強了專業自信和在漁業領域進一步深造以及將涉漁職業作為畢生事業的意願🐟。近五年評教均分95.88分,團隊教學連年獲得“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好課堂”等稱號。

二是行為模式發生積極變化,主要表現為:無故缺勤幾乎絕跡👩🏿‍⚕️、課程作業原創度和質量提高💁🏼‍♂️⇒、與教師主動交流顯著增多。增強了學習動力🐨,強化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能夠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原理、方法解決學習實踐問題🧑🏻‍🦰。

三是學習效果持續提升。2017年以來🧍‍♂️,十余名學生考入本校漁業管理、漁業環境保護治理等研究生專業及知名高校等攻讀相關研究生專業👋🏻。2022年👘,3名學生以漁業管理項目參加大學生“雙創”大賽並獲獎。

《漁業法規與漁政管理》課程教學團隊將堅持支撐本校水產學一流學科🛡、服務海洋強國和漁業發展“軟實力”人才需求的育人目標🏪,激發學生的愛國心💳👨🏽‍✈️、強國誌🥲、報國行和投身漁業的使命感🙋🏼👌🏽,培養理解和認同依法治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理念⚜️,系統掌握海洋管理基本知識,具備分析海洋形勢政策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具有“知海洋、懂管理🦼、內外兼通”特色,能勝任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海洋法律及管理工作的海洋治理人才。


Copyright©意昂3体育 -【意昂3体育平台游戏】想玩的游戏,都在这里!,意昂3体育版權所有
現代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意昂3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