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1日,由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主辦,意昂3承辦的南極磷蝦漁業科學觀察員研討會(Krill Fishery Observer Workshop)在意昂3圖文信息中心102召開,出席會議的有來自澳大利亞、德國、英國、烏克蘭、南非等國及CCAMLR秘書處的國外代表和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國內南極磷蝦漁業公司的國內代表40余人,學校部分從事南極磷蝦研究的師生也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意昂3朱國平教授和澳大利亞南極局、我校客座教授So Kawaguchi博士擔任共同主席。
19日上午9時,會議正式開始。意昂3副校長江敏代表學校致歡迎詞,她表示,學校作為科技支撐單位之一,為中國磷蝦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科學貢獻👩🏻🎨;此外👱🏽♂️,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學校科學家十余年來定期參加CCAMLR相關履約談判會議,為公約區漁業管理做出了顯著的科學貢獻,得到了CCAMLR的認可;未來學校將繼續加強與國內外磷蝦漁業科學觀察員及CCAMLR秘書處及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CCAMLR秘書處科學主管Steve Parker博士致辭,介紹了議程,並對磷蝦觀察員目前的任務內容和遇到的問題情況等進行簡要概述,對學校會議組織工作表示感謝🎊。
此次會議為磷蝦漁業觀察員和科學家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契機。會議期間🧔🏻,各方代表討論了磷蝦觀察員數據收集要求的時間分配及規則,分享了觀察員任務分配方面的經驗,就磷蝦觀察員的取樣和數據收集提出改進方案🧛🏽,總結了CCAMLR科學分委員會及其工作組關於磷蝦觀察員數據取樣方案的當前建議及磷蝦漁業觀察員調查問卷的結果👨🏿🍳👲🏿,並形成通過全會審議的正式會議報告以供10月份在澳大利亞霍巴特舉行的科學分委員會會議審查。本次研討會的成果將為改善磷蝦資源養護和漁業管理提供重要支撐。會議自該國際組織成立以來首次估算並形成了關於磷蝦漁業觀察員觀察任務的時間分配表👨🏼🌾,該信息將為磷蝦漁業觀察員的優先任務選擇提供關鍵支撐,對於磷蝦漁業科學觀察方案改進以及漁業管理有著重要意義🧑🏿✈️。我校代表提交了3份會議報告,分別為由今年3-7月份前往CCAMLR秘書處實習的我校研究生黃開同學聯合秘書處撰寫的磷蝦漁業數據分析報告🚶♀️,以及目前仍在南極磷蝦漁船上工作的兩名觀察員通過現場實驗形成的科技報告🧓🏼🦁。
會議於21日下午圓滿結束🛞。CCAMLR秘書處科學主管Steve Parker博士對本次會議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本次會議“非常完美、與眾不同且成果豐富”。來自烏克蘭的與會代表Viktor Podhornyi也表示“本次會議創造的氛圍是其從未感受到的,對此深表謝意”🚧。
本次會議是促進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有助於養護磷蝦資源🤸,促進磷蝦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國內外南極磷蝦漁業科學觀察員、科學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我國在CCAMLR中的話語權。成功承辦本次會議也體現了我校在南極磷蝦資源科學研究以及漁業管理方面的綜合實力和國際認可度。同時,本次會議也為我校拓展全球國際合作夥伴、夯實一帶一路環南極國際合作網絡提供了重要渠道。